小額投資理財入門-籃網
服裝營銷進校園 如何爭奪“90後”?在校大學生本身已經是個特殊的龐大消費人群,在經過了從1998年開始的兩輪擴招後,中國在校大學生的數量已達到將近3000萬人,幾乎相當于德國人口的1/3或者英國人口的1/2。9月開學季,在還沒過夠暑假學生們的不情願中到來,但對備好營銷大戰彈藥、蓄勢待發的企業來說,卻是期待已久。如果G3就是3G,那麼國美就是美國、新翼代,革命掉老地盤,這種帶有針對性的、火藥味十足的標語在9月的校園裡隨處可見。白熱化營銷的一個案例就是,不少大學新生在剛接到的錄取通知書裡會收到一張學校當地的SIM卡,同時還有貼心贈送的小額話費。工業和信息化部因此在今年7月明令不許在錄取通知書中夾寄SIM卡,這使得運營商臨時改變策略,從校方獲得新生信息,將SIM卡獨立寄給新生。兵家必爭之地參與校園營銷的企業,包括競爭最為激烈的電信運營商們,他們幾乎已經掃蕩過大中城市所有的大學甚至大專院校,其次還有筆記本電腦、手機、MP3等IT數碼學習相關產品,還有寶潔等日化食品飲料之類的快消品企業,以及教育、旅遊等類型的企業。專注于校園營銷多年的新鮮傳媒CEO紀中展告訴《第一財經日報》,更多類型企業開始投入更多的資源在校園營銷領域,他預計今年企業們將會在大學校園裡投入將近200億的營銷資源。以前學生群體被認為是低消費力人群被忽視,現在隨著他們父母經濟能力的增強,對獨生子女的寵愛,使得大學生這一群體的消費能力在增長,